为深入探讨专业布局优化调整、工学一体化2.0实施、“五真”导向的工学一体SDG专创融合毕业设计改革等关键命题,7月9日,学校召开产教融合与产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会。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,党政办公室、党委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,各二级学院及校区负责人、教学副院长,“立园满园”入驻园区人员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,共话改革发展。
党委书记王涛指出,二级学院专业对接产业的分析越来越精准,专业建设的问题越来越聚焦,未来专业优化布局的方案越来越明确。同时,他指出当前专业建设还存在校企合作不实、工学一体化改革及校企合作与“五金”建设脱节等问题。
王涛强调,要深刻理解工学一体化2.0实施的背景意义,要结合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,加大教学改革力度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,要从以下三方面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,一是工匠型双师队伍的打造,进一步优化工匠型双师评价标准,体现评价层次并彰显工匠特色;二是兼职师资库的建立,引入本科院校、科研院所高端人才,纳入学校兼职师资库,开展梯度建设;三是专业领军人才的培养,各二级学院要筛选具备潜力的教师,给任务、带项目,并给于积极鼓励和支持,促进教师快速成长。
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陈大勇指出,要将产教融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专业建设各环节,以“五金”建设标准为引领,高质量推进专业建设,服务成都产业发展。要进一步重构专业建设质量保证体系,基于产教深度融合,持续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;要对人培方案、课程教学到毕业设计等各环节完善督查督导机制;要加强师资队伍内培外引,将教师成长培训纳入考核。
会上,各二级学结合专业评估结果,围绕专业布局调整、工学一体化2.0深度推进及毕业设计改革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。教务处对成都市专业评价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,提出了学校及学院层面的专业布局优化思路,并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具体路径。
本次会议为全校上下凝聚了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共识,明确了以产教融合为核心、以“五金”标准为引领的实践路径。接下来,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,持续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,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